产品展示
PRODUCT DISPLAY
技术支持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支持 > 浅谈液相色谱的历史
浅谈液相色谱的历史
  • 发布日期:2021-08-04      浏览次数:1162
    • 正所谓有“前世今生"的物件儿都不简单,今天小通就给大家介绍在实验室非常常见的一个仪器——液相色谱。挖挖他的“前世今生",给各位仪粉儿们科普一下。详情如下:
      液相色谱是一类分离与分析技术,其特点是以液体作为流动相,固定相可以有多种形式,如纸、薄板和填充床等。在色谱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为了区分各种方法,根据固定相的形式产生了各自的命名,如纸色谱、薄层色谱和柱液相色谱。
      液相色谱的前世今生
      探索科学的意识在人类的思想里可谓一直没有“缺席"。液相色谱的发展历史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01. 古罗马时期
      在古罗马时期的人们就已经知道了将一滴含有混合色素的溶液滴在一块布上,通过观察溶液展开的同心圆来分析染料与色素了。实际上,这种简单的操作已经采用了现代色谱学的原理。
      02. 19世纪中叶
      德国化学家Runge对古罗马人的方法做了一些改进,使之具有了良好的定量以及重现性能力。化学家Goppalsr-oeder也找到了在纸条上分离染料和动植物色谱的方法。同期,植物学家Tswett在1903年提出了应用吸附原理分离植物色谱的方法。他将这种方法命名为色谱,管内填充物为固定相,冲洗剂为流动相。
      03. 20多年后
      Kuhn为了证实蛋黄内的叶黄素系植物叶黄素与玉米黄质的混合物,参考了Tswett的方法,成功的分离。证实了色谱法可以用于制备分离。
      04. 1941年
      Martin采用水分饱和的硅胶作为固定相,含有乙醇的氯仿作为流动相分离乙酰基氨基酸的工作是分配色谱的应用。他们也在总结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色谱塔板理论。
      液固色谱是最先创立的色谱方法,慢慢的随着气相色谱的发展及应用,人们把气相色谱中获得的理论用于研究液相色谱,所以引言里,小谱对于液相色谱的介绍多了一个气相色谱“异父异母"的亲兄弟。
      逐渐的,液相色谱柱得到不断地提高,也使得如今的高效液相色谱得以普及。
      05. 1975年
      美国Dow Chemical公司Small等研制成功采用电导检测器的新型离子交换色谱仪,并称之为离子色谱法(IC)。近年来,为了满足复杂样品对于分离柱效的需要,采用更细粒径固定相的超高压力的液相色谱(UPLC)问世。
      06. 20世纪80年代
      国内外著名的分析仪器厂家开始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开发高效液相色谱产品中。使之产品的更新迭代非常的迅速,性能不断提高,功能不断增强。不到十年就研制出了LC-3A、LC-4A等产品。使液相色谱出现了质的飞跃。
      液相色谱的分类
      液相色谱按照分离机理,一般可以分为4种类型
      01. 吸附色谱法:固定相为吸附剂,不进入固定相的内部。一般可采用梯度淋洗法来提高色谱分离效率。
      02. 分配色谱法:固定相和流动相都是液体,类似萃取过程。
      03. 离子交换色谱:固定相为离子交换树脂,一般是样品离子与固定相离子进行可逆交换。如今已广泛适用于氨基酸、蛋白质的分析等。
      04. 凝胶色谱法:目前适用于水溶液的体系,又适用于有机溶剂的体系。在生物界的应用较多。

    联系方式
    • 电话

      400-0027-510

    • 传真

      86-027-87660393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