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PRODUCT DISPLAY
技术支持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支持 > 什么是对色谱柱的寿命的合理期望呢?
什么是对色谱柱的寿命的合理期望呢?
  • 发布日期:2021-08-13      浏览次数:1178
    • 我们的色谱柱可以有金刚不坏之身?我们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是倒有方法可以预防色谱柱使用寿命过短。

      赛默飞色谱柱使用注意事项(1)

       我们会不会觉得实验室的经费好像都在用来买色谱柱了?我们是否会想为什么色谱厂家不能生产寿命更长的色谱柱呢?实际上,如果在使用过程中有适当的保护,购买色谱柱的费用只占色谱分析总费用中非常小的部分。一般色谱柱正常使用的寿命大概500-1000针左右,如果以这个数字来计算,色谱柱所占有的费用大概是整个分析费用的1-2%而已。所以就算是我们觉得色谱柱的单价很高,想努力增加额外的保护以增加其寿命,其实对整体分析而言也无法省下太多费用。我的观点是,如果一支色谱柱能有500针的进样,就可以算是完成它的使命了。在一般情况下,对色谱柱寿命的合理期望是什么样的呢?又有哪些保护措施可以延长色谱柱使用寿命?

       什么是对色谱柱的寿命的合理期望呢?

       首先看看另外一位色谱学家Ron Majors的发现。在他发表的文章中,他对色谱柱的寿命做了一些调研。图1是他在文章中对2011年调研得到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有将近3/4的受调研者可以得到至少500针的进样次数(24% + 47% = 71%),而将近一半的可以得到至少1000针的进样次数(47%)。这是很令人惊讶的结果,因为这个调研包括了各种不同类型的色谱柱,而不只是针对一般比较常用和耐用的150 mm × 4.6 mm规格、粒径为5 μm的反相色谱柱。                                             

       2011年每支色谱柱寿命结束前的进样量调研结果

       再来看看由1997 到2011年之间又有何变化(图2),这图表有几点值得一提:

      (1)   进样量少于1000针(绿色)的比例由1997年的76%逐年降到2011年的53%;

      (2)   进样量超过1000针(紫色)的比例则逐年上升;

      (3)   进样量500针以内(棕色)的比例由1997的50%左右减少到2011年的25%左右;

      (4)   进样量100针以下(蓝色)的不良结果在那么多年来大概就保持10%左右。

       1997-2011年色谱柱寿命结束前进样量的比较

       对这些结果我做了以下大胆的推测:首先我不认为色谱柱寿命增加主要是因为色谱厂家生产技术进步,因为在1997年以后(本文调研开始),装填色谱柱的技术已经算是很成熟了。所以我认为寿命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实验室人员在色谱柱的使用上得到了更好的教育和训练,也就是说实验室人员了解如何前处理样品和知道如何保护色谱柱。而我怀疑那些进样量少于100针的主要原因是不恰当的操作,而不是色谱柱的问题。


    联系方式
    • 电话

      400-0027-510

    • 传真

      86-027-87660393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