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机构中,预真空式压力蒸汽灭菌器是守护无菌安全的最后一道技术防线。依据国家最新操作规范,我们梳理出覆盖全流程的操作标准,为临床安全保驾护航。
一、操作前的“四必查",为灭菌安全筑基
1. 灭菌器状态检查
2. 基础系统四确认
3. 预热与参数设置
二、B-D测试:每日必做的“安全体检"
操作流程:
警示:未通过B-D测试的灭菌器严禁使用!这意味设备存在冷空气排除障碍,灭菌必然失败。
三、灭菌物品装载的“黄金法则"
1. 包装规范
2. 装载禁忌
装载量:柜室容积的90%-10%。错误示范:超载或空载运行;
物品间距:≥2.5cm。错误示范:包裹紧贴影响蒸汽渗透;
包类摆放:金属放下层/布类放上层。错误示范:混合装载无分层;
特殊器械:盆碗斜放,瓶类倒置。错误示范:容器开口朝下积存空气;
3. 生物监测要求植入物灭菌时,必须同时在灭菌舱内放置生物指示剂,实现过程监测的双重保障。
四、灭菌程序执行三关键
1. 程序选择
液体程序:121℃ 30分钟
2. 实时监测
3. 超压处理当压力超过220±5kPa时,设备应自动触发泄压保护。若手动干预需立即切断电源。
五、卸载质控:防“湿包"四步法
液体处理:灭菌液体需自然冷却至60℃以下卸载,防止爆裂
六、周期维护的“三个必须"
真空泵:每月检测抽真空效率(>99%空气排出率)
在消毒供应中心,那些闪亮的灭菌器不仅是钢铁设备,更是守护生命的精密卫士。每一次规范的B-D测试,每一件合格的灭菌包,都在为患者搭建安全的桥梁。